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

当前: 首页 > 新闻 > 医院要闻 > 正文

医院要闻 科室快报 业界资讯 媒体关注 光荣榜

学习困难可能是病!不要等到孩子毕业了才了解!

  • 2025-01-26
  • 字体

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方面需要细心关注,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心里健康的关注。比如学习困难,可能是病。在临床医学上,学习困难是指特定的学习障碍,即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获得方面失调而导致这些方面出现的显著困难,患者的学习能力显著低于正常水平。因此,恩施州中心医院医院专门开设“学习困难专病门诊”,为有需求的孩子提供专业帮助。

恩施州中心医院于2019年11月开设了“儿童心理行为门诊”,专门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类发育行为问题,比如孤独症、多动症、学习障碍及心理情绪困扰等。2023年6月,该院进一步在武陵山区率先成立“儿童心理健康促进中心”。该中心采用多元化治疗手段,如心理干预(包括沙盘游戏、舒缓疗法、绘画疗法及心理疏导)、音乐治疗、药物治疗、团体游戏社交活动、执行功能训练、家庭治疗及物理治疗等,已为数千名患儿供了有效的干预与治疗。

为更有效地服务于学习困难儿童,2024年底,该院专门开设了“学习困难专病门诊”。该门诊通过全面的综合测评体系,对孩子学习能力、智力水平、注意力集中度、阅读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沟通技巧、社交及社会适应能力、视听功能、感觉综合能力、原始反射状况、姿势与肌张力、情绪管理、行为模式、心理状态、养育环境、个人潜能及学业成就等18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精确识别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具体问题所在,从而进行针对性调整。

同时,针对存在问题的孩子,医护人员将为其提供个体、团体辅导、心理咨询、333的学能训练、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平衡力训练、感统训练、药物干预、家庭教育指导以及行为干预。通过这些综合措施,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改善孩子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游戏互动技巧、沟通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书写、阅读和计算能力等多方面技能。通过这些努力,够帮助孩子实现全面发展。

您家孩子是不是总是有以下现象:

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时容易走神,频繁被周围的声音或动作吸引?坐不住,总是动来动去,难以安静地完成学习任务?

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容易跳字、漏行或读错字,阅读一段文字后无法准确复述主要内容;

字迹潦草、不规范,甚至出现笔画颠倒或错别字,书写速度极慢;

计算能力差,难以理解数学概念或应用题;

记忆力差,学习新知识后很快忘记;

一提学习就拖延,做事没有条理,学习任务安排混乱,依赖性强;

提及学习焦虑和紧张,情绪低落,冲动、易怒、不服从管教;对学习没兴趣,成绩波动大,学习效率低等。

如果您家孩子有上述一条或多条特征,请务必留意,如有必要考虑前往专门的“学习困难门诊”做进一步诊断。在该门诊,医生将综合评估孩子的生理、心理、行为和环境等因素,找出导致学习困难的潜在原因。

学习困难自测表

1、无法专心聆听,指令感较差;

2、语音分辨不清楚,听写有困难;

3、上课记不住老师所讲的内容,听觉记忆力差;

4、看似认真听讲,却总是答不对题;

5、对新词汇的记忆能力较差;

1、说话晚,语言发育迟缓;

2、发音不正确,口齿不清;

3、喜欢自言自语;

4、语言逻辑差,经常词不达意;

5、听别人说话喜欢重复,或者经常语塞,不能够很快接上别人的话;

6、说话结巴,不流利;

1、阅读不平顺,时常跳行漏字;

2、眼睛容易疲倦,阅读时间短暂;

3、难以区分相近字形;

4.不能正确断句

1、优势手建立较晚;

2、学习拿笔困难,数字方向常常搞错;

3、写字时容易上下或左右颠倒,或者漏掉偏旁部首;

4、写字潦草、速度慢,手容易酸;

5、抄写的时候经常遗漏字句;

6、字体比例不协调(太大,挤出格,太小,挤一块儿,比例不对称);

7、写字无法写在框里,笔顺或者笔画错误;

8、抄黑板或书上的字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下一个字的位置

姿势

控制

1、姿势不良,写字的时候常常以手托腮,头趴在桌子上等;

2、写字太用力,铅笔经常折断,甚至把纸张写破;

3、写字时经常换姿势、换地方、坐不住;

精细

动作

1、经常弄坏玩具;

2、无法用剪刀沿着线剪纸;

3、不会扣扣子;

专注

能力

1、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2、喜欢疯跑,小动作多;

3、做事三心二意,十分马虎;

4、经常出错,需要不停提醒。

如何早期识别孩子的学习困难?

孩子的学习困难在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最早期的迹象可能包括:

好动与哭闹:孩子表现出过度的活跃,难以安静下来,或者经常无故哭闹。

对刺激敏感:孩子对声音、光线等外界刺激反应过度,显得特别敏感。

过激反应:面对日常情境时,孩子可能表现出比预期更强烈的情绪反应。

建立依恋关系困难:孩子在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建立亲密关系时遇到困难。

养育困难:家长在抚养过程中感到格外吃力,孩子难以安抚或管教。

啃咬指甲、攻击或退缩:孩子可能出现自我伤害行为、攻击他人或过度退缩的表现。

伙伴交往不良:在与同龄伙伴的互动中,孩子显得不合群或难以建立友谊。

视觉认知不良:对图形、文字或颜色等视觉信息的识别和处理能力较弱。

运动不协调:孩子的动作显得笨拙,缺乏流畅性。

精细动作笨拙:如握笔、系鞋带等需要精细操作的任务完成得较差。

沟通和书写困难:语言表达不清晰,书写能力落后,难以用文字准确传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