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恩施州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点医院,
这里是全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
这里是排查发热患者的前沿阵地,
这里就是中医部急诊科医护人员坚守的地方。
他们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毅,
用最坚决的态度,
最敏锐的直觉,最果断的行动,
充当着疫情防控前沿的“吹哨”人。
中医部急诊科主任李美清,这个曾经参与抗击SARS等感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的老兵,同时也是具备数十年急诊专业及临床经验的老专家。在疫情发生初期,他就以专业的素养和敏锐的直觉对科室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疫情号角已吹响,作为急诊人,大家一定要严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疫情期急诊诊治流程,认真做好疫情病人排查工作,绝不允许从我们手里放走一个疑似病例!”
当时已临近春节,正值大学生放假及农民工返乡高潮,而湖北多地还未采取“封城”等严格限制人员流动的防控措施,急诊科医护人员不仅担负着急诊重任,还参与到发热门诊的工作。在接诊病患的过程中,随时可能遇到有疫区旅居史、新冠肺炎密切接触史的人,有的甚至可能就是新冠肺炎患者。
急诊科是医院诊疗工作的前沿阵地,急诊人就是哨兵。即使再危险,也要在这块靠前的阵地上,细致、细致、再细致。
1月20日傍晚,中夜班医生肖昌玉、向义桂刚接班,一名患者带着一张院外肺部CT片进入诊断室。患者自述3天来干咳少痰,无明显发热,但无其它呼吸道症状。经过仔细询问得知,患者5天前刚从武汉华南海鲜城返回本地。
正在洗手准备下班的李美清立即警觉起来,他仔细审阅患者的肺部CT片后,认为有可疑病毒性肺炎改变。于是,他当即指示值班医护人员将患者就地隔离并遵照当前工作流程,立即请感染科专家会诊。后经医务部组织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会诊讨论,确认该患者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并立即启动隔离病区收治患者。该患者成为医院隔离病区收治的首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
急诊人就这样在抗疫前沿吹响了“哨子”。事后李美清再三强调,急诊人绝不能心存侥幸犯经验主义错误,疫情排查工作要注重每一个细节。
在新冠肺炎阻击战全面拉开后,中医部急诊科遵照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总体安排,必须坚持急诊前沿的日常值守,急诊科医护人员因此不能进入隔离病区等一线工作,但急诊科人人不忘增援一线。
在指挥部发出进入隔离病区梯队医护人员号召后,李美清、冯家银、张前燕、肖昌玉、向义桂、张岚等主动请缨参加一线工作。在科委会发出申请加入抗击疫情战斗一线工作倡议后,全科人员积极响应,志愿投身阻击新冠肺炎战斗去。
腊月二十四,科主任李美清刚刚喜添宝贝孙子,本是含贻弄孙之时的他,却因为抗击疫情的需要一直坚守岗位,孙子出生时他去看过一次后就返回科室,带领全科人员坚守急诊前沿。
科副主任冯家银已经年过五十。他不仅主动申请到隔离病区工作,还积极参与医院志愿者活动。工作之余,只要哪些需要,他总是第一个上。
科副主任张前燕,夫妻俩都是临床一线的医生,两个孩子还很小,公婆体弱多病。可是她舍小家、顾大家,主动申请加入一线抗疫。她说:“我是党员,必须冲锋在前!”
医生向义桂腊月二十九才从恩施回到来凤乡下与父母团聚。在接到科室通知后,立马把儿子送往爷爷奶奶家,然后连夜包车返院投入工作。她还主动申请进入隔离病区工作。她说,疫情不可怕,有医院坚强的后盾,有举国上下一致的抗疫,我们必定能够取得抗疫胜利。
护士长袁艺和副护士长方勤带领着科室护士们承担着采集鼻、咽拭子检测标本的重任。与患者的口鼻近在咫尺的接触,存在着高传染风险。特别是采集时,很多患者会因为鼻咽部刺激而忍不住咳嗽、打喷嚏。但面对这些,她们没有退缩,更从不推卸,总是抢着去完成。
无论是大个儿的急诊外科医生,还是腼腆的急诊内科医生,还有护士们,他们争当志愿者,成为接送科室医护人员上下班的“专职司机”,装卸爱心物资的“搬运工”,帮一线职工送东西的“跑跑”……无论是深更半夜还是当不当班、顺不顺路,风雨无阻就是他们的行动。
如今,张前燕和向义桂两名医生作为医院抗疫突击队第三梯队队员已进入隔离病区一线工作。医生肖昌玉是一位二胎妈妈,小宝宝还需要抱在怀里,也自告奋勇地报名上一线……。在这群急诊人身上,他们没有丝毫畏惧和退却,因为在他们心中,正视危险、迎难而上,方显急诊人的本色!
他们是白衣天使,也是白衣战士!
站在疫情防控的前沿,急诊人既以一袭白衣为袍,定当不负一身白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