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人中医药知识知多少?2018年12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17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结果。调查是继2014年、2016年之后的第三次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覆盖30个省(区、市)、328个县(区)、984个乡镇(街道)的近9万名15岁~69岁常住人口。结果显示,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工作稳步推进,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呈上升趋势,达13.39%,即每100个人中有超过13人具备基本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中西部、城乡地区差异缩小
在之前两次调查中,国人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城乡和地区差异显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查德忠坦陈,此次调查依然显示出上述差异,但开始呈现明显缩小趋势。如城乡分布方面,城市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8.77%,农村居民为10.51%;与2016年相比,农村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增幅达16.78%,约为城市的5倍。地区分布上,东部地区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6.47%,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为12.7%、10.6%。相比2016年,中、西部地区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增长幅度约为东部地区的10倍。
查德忠介绍,下一阶段将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工作,建立优先、重点支持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工作原则,结合农村、西部地区实际情况,从政策和经费上进行倾斜,以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异。
因人制宜做好文化传播
调查发现,文化程度和年龄成为影响我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文化程度越高,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越高,大专以上学历人群素养水平为31.89%,初中、小学学历人群素养水平分别为8.62%、5.01%。北京中医药大学谭巍副教授分析,这反映出高文化程度人群更加重视自身健康。同时,中青年群体的素养水平高于老年群体。素养水平最高的两个年龄段为35岁~44岁、25岁~34岁,素养水平分别为15.56%、15.55%;素养水平最低的两个年龄段为65岁~69岁、55岁~64岁,素养水平分别为10.33%、10.56%。
谭巍介绍,性别因素在影响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方面未发现显著差异,但男女对中医药知识的关注内容、重点并不相同。男性是“理论派”,更关注中医药基本理念和文化常识等,女性为“行动派”,更关注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和公众适宜方法等。
查德忠表示,下一步将把低文化程度人口等群体作为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工作的重点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素养促进模式和方法,逐步缩小不同人群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差距。同时,进一步提炼百姓关注、生活相关、适应推广应用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点。
提效果需增加行动类内容
据悉,本次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文化常识、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5个维度。数据显示,虽然5个维度得分较2016年均有增长,但增长程度有较大差异。
谭巍介绍,信息理解能力素养水平涨幅最大,说明公众辨别中医药健康文化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维度的知识题目得分普遍较低,说明居民对于行动类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有限,对于适宜方法的学习比较缺乏。
查德忠介绍,未来对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将进行内容分类化管理,适当增加适宜居民掌握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中医养生保健项目、中医药膳知识等。发挥社区在营造中医药健康文化学习氛围方面的作用,帮助广大居民实现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从知到行、甚至“主动行”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