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

当前: 首页 > 新闻 > 医院要闻 > 正文

医院要闻 科室快报 业界资讯 媒体关注 光荣榜

3岁萌娃鸡骨卡喉,医生“教科书式”急救!这波操作稳了

  • 2025-04-11
  • 王刚祚
  • 字体

3月31日,恩施州中心医院儿童血液消化心血管肾病科接诊一名来自利川市的急诊患儿宇宇(化名)。3岁的他因误吞鸡骨导致食管异物6个小时,后经该科医护人员紧急救治,成功取出1.5厘米长尖锐骨片,转危为安。

当天,宇宇在进食时不慎误吞鸡骨,出现明显吞咽困难,宇宇也因此难受得哭闹不止。当地医院CT检查显示异物位于食管上段,距离气管仅毫厘之遥,稍有不慎引起位移则可能堵塞气管,而且若不及时取出还可能造成食道穿孔、破裂,继发感染,情况危急。当地医院经同家属沟通后,迅速将患儿转至恩施州中心医院金龙院区妇儿医院。

与此同时,该院儿童血液消化心血管肾病科副主任王刚祚也接到了急诊通知。他立即组织医护人员紧急会诊,迅速进行术前相关准备。

到达州中心医院金龙院区后,宇宇通过绿色通道被迅速送达手术室接受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手术室里,王刚祚屏息操作,将筷子粗细的内镜小心探入宇宇食管内,精准定位异物位置,随后运用异物钳,将横亘其中的“肇事者”——鸡骨头取了出来,整个过程仅数分钟。

“从孩子吞入鸡骨被卡到成功取出,我们全家经历了最难熬的6个小时。非常感谢州中心医院儿科王主任团队,用精湛的技术救了我的孩子。”宇宇妈妈感激地说。

术后,宇宇生命体征平稳,术后2天恢复进食能力,并于近日康复出院。

“儿童误吞异物是常见急症,但此病例的特殊性在于异物位置邻近气管且两端嵌顿。”王刚祚介绍,此次手术通过调整患儿体位、控制异物钳夹持角度等精细操作,有效规避了血管及相邻器官损伤风险。

次日,家长含泪送来感谢信,连连称赞医生“妙手取骨,医术精湛”。信里提到:“原本想去武汉重庆求医,幸亏选择了州中心医院,这里不仅有顶尖设备,更有把患儿当亲人的医护人员。”

王刚祚介绍,儿童好奇心强,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易误吞异物。该科年均接诊消化道异物病例数十例,常见异物包括硬币、纽扣电池、玩具零件等。当发现孩子吞食异物后,应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避免哭闹和剧烈运动,防止异物进一步损伤消化道,且应尽早就医,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