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专题

当前: 首页 > 专题 > 百廿恩医·再创辉煌 > 百廿弦歌 > 正文

历史沿革 百廿弦歌 院庆动态 光影恩医 我心中的恩医 奋进恩医

百廿恩医 | 他们在无影灯下一路走来

  • 2022-08-12
  • 恩施州中心医院
  • 字体

  1956年3月的一天,原恩施专署人民医院历史上首次全院大协作的一场手术正在进行着。手术由医务科现场指挥,外科、妇产科、化验室、X光室、供应室多科协作,接受手术的是一名因患急性阑尾炎导致生命垂危的孕妇。最终,手术成功患者获救。

  这次手术的规模之大、技术之难、效果之好、影响之深,均开鄂西医史之先例。而在这次手术中,麻醉专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作用不仅是要减轻患者的痛苦,更是在重重风险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测。麻醉药品机制复杂,相互作用,并不是简单的“一针倒”可言。由于手术病人本身可能合并有各种其他疾病,再加上手术创伤及麻醉打击,手术期间险情防不胜防,大出血、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各种意外都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因而作为安全的守护者,麻醉医生必须要具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及时准确发现并判断病情,能第一时间急紧抢救治疗,为患者赢得救治黄金时间,可以说麻醉医生也是保护患者生命的全科医生。

  从1939年恩施地区首例剖腹产手术成功开始,麻醉技术就已经开始广泛运用。此后,陆续开展了恩施地区首例阑尾切除、胃部分切除、胆囊切除等手术。

1.png

上世纪80年代的外科手术

  但一直到1957年,整个恩施地区都没有专门从事麻醉工作的技术人员,手术中的麻醉工作大多有由参与手术的医生和护士完成。

2.png

上世纪80年代的外科手术

  1957年,恩施专署人民医院组建麻醉室。负责人李天育开始将主要精力用于临床麻醉,承担了大部分手术的麻醉工作,并修理改造了麻醉室内的一台老式循环紧闭式麻醉机用于临床。同年,医院通过各种渠道采购了一批麻醉器材,开始开展硬膜外麻醉、连续腰麻醉、气管内明视和暗视插管,半开放和半紧闭式麻醉及循环紧闭式麻醉。同时还将气管插管人工控制尺(呼吸)应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危重病人的心肺复苏抢救。麻醉技术的进步也使得胸部、腹部、四肢大型手术基本上可就地进行。

3.png

上世纪末的麻醉室

  此后,医院陆续引进和培养了多位专职麻醉技术人才,麻醉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趋于专业化:1959年在气管插管循环紧闭式麻醉下进行了首例开胸术;1964—1966年开展颅内、胸腔手术麻醉,手术室工作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1970年推广针刺麻醉……

  1985年,因医院发展需求,麻醉室升格为麻醉科,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为外科手术的提升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医院麻醉科还在全州率先建立起病人访视制度、院内会诊制度等,开设了全州首个“疼痛门诊”。服务范围由原先的术前麻醉逐渐拓展到术后及其他疾病的镇痛以及危重病人气管插管技术等。

5.png

麻醉专家王在平指导气管插管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恩施州中心医院麻醉科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临床一级学科。目前分设西医部麻醉科、中医部麻醉科和妇儿医院麻醉科。在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基层委员会主任委员、恩施州麻醉学科的领军人物、副院长王在平的带领下,三院区麻醉科均成功创建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 也是全州麻醉质量控制中心机构所在地,不仅率先在全州开展心脏直视手术麻醉、肾移植手术麻醉、多项有创无创监测和可视硬镜软镜气管插管术以及自体血回输等多项先进技术,也通过现代化技术,承担起全州各级医院麻醉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任。

4.png

  现在,在恩施州中心医院高质量的麻醉技术和术中管理水平能够为全院各种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从几十年前开展一台剖腹产、阑尾炎手术几乎是以命相搏,到现在各类脏器移植、心血管、神经外科大手术的常规安全开展;从最早夜间手术只能用汽灯照明到现在各种拥有麻醉呼吸机消毒机、困难气道系统、光棒、纤维支气管镜等各类高端仪器。百廿恩医的历史长河中,麻醉人的身影在无影灯下一路走来,也必将推动恩施州整体医疗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